发布时间:2024-05-21 02:01:25 浏览::
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变相发布广告,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不能使消费者产生误解。也就是说,任何图片、视频和文章如果是广告,必须标注“广告”字样。但记者最近在一些商业新闻资讯APP里发现:很多明显是广告的页面不仅不标注“广告”字样,甚至用夸大其辞的标题吸引读者。
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一篇题为“营养是鸡蛋的14倍”的文章,不但把我台一条新闻报道的截图作为首页图片,而且没有任何广告标识。记者点击以后,发现这篇文章却是一个中药材的广告。里面不但有商家的联系方式,而且还对中药材的功效做出了保证,甚至贴出了一些所谓患者的服用效果证言。
同样是在搜狐新闻客户端,这篇以“哈佛女校长”育儿建议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也没有广告标识。文章开头建议家长和孩子应当多出去走走,增加阅历,但写到一半,文章建议没条件出游的家长,可以通过购买这套《环球国家地理绘本》弥补遗憾,文章随后还附上了价格和购买方式。
在凤凰新闻客户端,一篇文章标题说的是用枸杞制作甜品,但文章只写了四行字,就开始推荐一家甜品店,详细地介绍了店里的特色甜品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而且附上了地址和预约电话。同样是在凤凰新闻客户端,这篇关于暑假班的文章没有注明“广告”二字,但点击之后,记者发现这是一家教学辅导机构的广告,里面详细地列出了各年级课程大纲和师资介绍。
随后,记者又浏览了其它几个商业新闻资讯类的APP,发现这些客户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刊登广告的问题。
律师 王军:这个文再软它仍然属于广告,也就是说以这样的形式来发布广告推销产品和服务的话,必须在文件或者在相关的显著位置明确标明它属于广告,否则的话它在发布形式上就属于一种违规行为。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商业新闻资讯APP不但违法刊登没有明确标识的广告,而且充斥着大量售卖假冒产品的违法广告。
这是(网易)新闻客户端里的一个手表广告。记者点击以后,页面马上跳转到了境外的一家售表网站,里面不乏世界顶级名表,一款市场价格近7万元的某品牌腕表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这家网站只卖1780元。
同样的名表广告也出现在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和网易新闻客户端里的手表广告相比,这家网站的同款手表价格更便宜,只卖1498元。同时,网站还支持货到付款、支持验货。
某品牌手表专卖店销售人员:我们品牌没有任何的网上销售,好几个顾客都打来电话咨询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骗子比较多。
记者随后通过微信联系上了位于境外的卖家。对方承认:自己卖的是顶级复刻表,也就是俗称的高仿产品。
在(新浪)新闻客户端,这个劝消费者“不要再穿杂牌男装”的广告正在销售多个品牌的产品。添加微信之后,卖家立刻发来了所有的产品图片。男装、名牌运动鞋和配饰产品应有尽有。一款官网售近价近万元的男士卫衣,这家网站只卖不到一千元。记者随后拨打了该品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查证。
某品牌热线客服人员:您在我们的官网及线下直营门店所购买的货品均为正品的,其它渠道是不做保证的。
随后,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卖家。对方表示:他们卖的是一比一制作的复刻品,保证是“原单品质”。为了消除买家的顾虑,卖家还声称自己已经连续几年在朋友圈经营“复刻”男装。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 邱宝昌: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对明知、应知发布虚假广告的经营者,可以没收广告费并处广告费的违法所得的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只有民事责任。如果两年之内又发布了几起的这种虚假广告的话,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虚假广告罪。
针对这些商业新闻资讯类APP违法发布广告、甚至发布违法广告的问题,记者通过电话和线上反馈的方式在相关平台进行了投诉。
记者通过新浪新闻客户端,投诉了涉嫌销售假冒男装的广告,并向新浪微信公众号的人工客服发送了广告截图和链接。对方表示会在1-4个工作日进行反馈。但4天以后,记者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复,而且依然在新浪新闻客户端看到了这个涉嫌销售假冒男装的广告页,甚至内容都一模一样。
在向凤凰网投诉时,记者先是通过邮件进行了联系,对方表示已将此问题反馈相关部门核实。记者又连续几天拨打凤凰网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但每次电话都提示占线,最后自动挂断电话。
随后几天,记者仍然能够在凤凰新闻客户端看到被投诉的广告。而网易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的客服人员表示:对于涉嫌违规的广告,只能进行线上投诉。
网易客服人员:您可以点击我们网页的末尾有一个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我们这边知道的就是网页上的一个途径。
记者根据这位客服人员的提示,在网易新闻客户端进行了投诉。但几天过后, 记者发现被投诉的广告依然存在。同时,记者还在搜狐新闻客户端对涉嫌违规发布广告的文章进行了投诉,但几天过后,这些文章依然可以看到。
律师 王军:那么对于发布的平台而言,通常我们有法律上叫做“避风港”原则,那么相应的消费者或者是权益提出相应的投诉举报的时候,那么作为平台方收到了通知,认为内容违规,它是有权利做出下架的处理的。那么如果说该下架没有下架,没有做出删除相关的这样的一个处理的措施的话,那么平台也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针对商业新闻资讯类APP违法刊登、或者刊登违法广告的行为,广告主和刊登这些广告的平台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让我们听一下法律专家的解读。
根据《2019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报告》的统计,去年全国互联网广告总收入超过4300亿元,而且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各类违规互联网广告总是屡禁不止。法律专家表示:应当加大违规广告主的违法成本。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 邱宝昌:根据违反广告法的不同的事项,有的顶格是50万,有的是200万,有的是100万,但是虚假广告的如果没有违法所得或者是无法查清的顶格处罚,是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专家表示:消费者通过相关平台广告链接购买商品或服务,导致权益受损,可以向广告主要求赔偿。如果平台不能提供广告主的有效联系方式,消费者也可以向平台提出索赔。而网络平台明知或者应知广告为虚假广告而没有采取屏蔽措施,消费者就可以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目前,互联网广告的发布和监管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备的技术手段,相关平全有能力对违规广告进行审查和删除。所以,治理违规互联网广告,应当对广告制作者和广告发布平台做到双“管”齐下。
业内人士 戴会杰:它们会通过关键词审查,包括你图片视频的一些图像识别,视频的一些抽帧识别,然后有一些会通过自动的决策去对素材进行审核。实在有一些会有疑虑的广告,会转到它们的人工去进行二次的补充审查。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 邱宝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你有欺诈,那么可以要求广告主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责任,那么广告发布者如果明知道他发布的是虚假广告,仍然发布,仍然制作,那么广告经营者要与广告主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