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8 20:46:42 浏览::
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新華日報80年風雨歷程中,始終與時代同行,不斷創新報道方式,誕生一大批獲獎作品,涌現一大批名記者、名編輯,“中國新聞獎”“韜奮新聞獎”等一系列中國新聞界至高榮譽紛至沓來。
獎杯背后,是新華報人時刻銘記新聞理想、兢兢業業奔波在報道一線的身影,也是新華日報見証時代、見証歷史進程的光榮寫照。一代代新華人,榮譽代代珍惜,精神薪火相傳。
“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到農村、礦山、院校等,老老實實地當人民群眾的學生。”長達34年的新華日報記者生涯,老社長劉向東用手中的筆記錄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
1991年,在第一屆范長江新聞獎評選中,劉向東獲得提名獎,成為江蘇新聞界兩名獲獎者之一。當年,他採寫兩篇代表作《雨花台頌》和《建壇瑰寶——楊廷寶教授的故事》。“楊廷寶教授的故事採訪時間長達3個多月,經過山東、湖北、上海等7個省市,寫下7萬多字。”至今,劉向東依然感慨,記者要勤勤懇懇,做到手勤腦勤腿勤,要花常人數倍精力去採寫更多新聞作品,特別是新聞精品。“精品是記者的通行証,是記者走向成熟的裡程碑。新聞工作者第一個品格就是要無限忠誠於自己的事業,終生不悔地追求。”劉向東說。
新聞精品,來自於對業務的深度鑽研。去年11月,年逾花甲的新華日報記者陳道龍憑借作品《一紙推廣証 幾多“生意經”》獲得中國新聞獎二等獎。當了36年記者,這是他第四次以輿論監督的調查性報道摘得這一中國新聞界的最高獎項。去年8月,他獲得全省“好記者講好故事”比賽一等獎。這個新年前夕,在由中宣部和中國記協組織的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中,陳道龍是年齡最大的一位,他的演講被譽為“最受歡迎”,一次次贏得熱烈掌聲。
《一紙推廣証 幾多“生意經”》,原本只是一個專利產品被侵權的投訴,但陳道龍經過4個多月明察暗訪,一條主管部門濫發科技成果推廣証的利益鏈,逐漸浮出水面,它在嚴重危害企業的創新發展。說起這篇稿件,做了26年調查報道的陳道龍認為,做新聞調查就得有一股子鑽勁兒,“隻要發現了蛛絲馬跡,就一定要查得水落石出”。
新華日報80年歷程裡,新聞事業幕后默默奉獻、履行職責的“無名英雄”還有很多。81歲的夜班老校對丁紹明,至今還保留著當年自己整理的厚厚一本“易錯字詞集”。當年,他每天工作幾個小時,不吃不喝,像釘在板凳上一樣。一雙“火眼金睛”,讓他以一級校對的身份,榮獲第二屆韜奮獎提名獎。“唯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這首他所寫的詩,正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寫照。
談起往事,丁老更願意說起新華日報校對組同事們的集體奉獻。他1953年考入新華社,上世紀70年代,從搞電碼工作轉來新華日報做校對,“報社同志當時在艱苦條件下,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作風,使我深受教育。讓我堅定了與他們一道努力,共同完成為黨報防錯把關的責任,我終生不悔!”
在波瀾起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新華報人始終站在歷史潮頭,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新聞是‘易碎品’,但我還是希望能攥住那一瞬間的光亮,讓新聞在大歷史進程中活得更長遠些,記者要努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2010年,王宏偉採寫的《鎮江八座宋元糧倉慘遭強拆》一則新聞消息,獲得中國新聞獎二等獎。“消息源是一個舉報電話,當時一說施工地點,我就意識到不妙。”在經過現場考証、多方採訪,証實信息確鑿后,王宏偉通過一篇消息稿反映了文物被損的實情。稿件發出后的第二天,就引發央視的跟進,隨之而來的是國家文物局的介入,施工中斷,文物被保住。
一篇消息新聞,促進當地政府於同年出台文保措施,先考古再施工成為當地的鐵規。“因為新華日報這個平台,讓我與時代更近、與社會更近,也更能感受到時代的脈搏。”王宏偉說。
“作為新華日報這樣一張有悠久歷史的黨報,我們的眼光不能狹窄,要敢於承擔重大主題,在歷史潮流中發揮黨報的引領作用。”王柏森1970年進入新華日報,這一生幾乎都奉獻給新聞評論工作。干了一輩子評論,他屢次摘得全國最高新聞獎項和多項省級獎項。上世紀80年代末,他的一篇評論《拋棄一種僵化的思維方式》獲得全國好新聞一等獎,文章直指當時某些媒體對改革中關於姓“社”姓“資”問題的僵化討論。當時,他發出這樣前瞻性的評論,可謂非常“大膽”,也曾一度承受壓力。但是王柏森說:“作為黨報記者,我們要有一份理論自信,有理論自信才有理論勇氣。”
上世紀90年代,王柏森領銜新華日報“本報觀察家”專欄,摘得中國新聞獎。彼時,社會發展轉型涌現出很多新現象、新問題,“本報觀察家”多篇評論文章,將富有說服力的事實融於深度觀察之中,展現黨報思想的高度、深度和引領性。“我們寫出的稿件要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更要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他說。
“一篇好的評論一定是把握住了時代、國家、人民的脈搏。”入行16年,獲中國新聞獎7次,在新華日報記者劉慶傳“評論人生”中,理性思維、深度思考已然成為他性格中最具辨識度的特點。劉慶傳的獲獎經歷中,其中4次為言論、2次是評論漫畫,還有1次是專欄。2002年度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富豪相親”濁化社會空氣》讓他印象深刻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當時全國各地出現“富豪相親會”的現象,作為黨報評論員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在熱點事件中及時發出鏗鏘聲,是職業敏感也是責任使命。在這篇評論中尊龙凯时 (中国)人生就是搏!,劉慶傳劍指問題要害:富豪相親會宣揚扭曲的成功觀,誤導公眾價值觀。不留情面地針砭時弊,召喚理性回歸。
劉慶傳說,要想給讀者“一滴水”,自身必須要有“一桶水”。作為一名新聞評論員,堆積如山的理論書籍、政策報告的“挑燈研讀”、留心大時代中的小細節,都是“時代把脈者”的“標簽”。
獎杯的意義,不僅是對記者個人的表彰,更是80年風雨歷程中,《新華日報》這張新聞紙不斷開拓進取、發展創新的折射。
時隔多年,望向懸挂於夜班編輯室牆壁上的“2013年1月21日A3要聞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視覺設計部負責人周賢輝的眼中依然充溢著光芒。“就是這一版,為我們報社捧回歷史上第一個版面類的中國新聞獎,也是版面唯一的一等獎!這個大獎離不開台前幕后新華同仁共同的努力與付出,更得益於一代代前輩的引領探路、薪火相傳。”如果不是周賢輝的介紹,乍一眼看去,真不會想到這一生動地標著時間軸、用明快圖表呈現的版面,其實是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准確提煉出重點,再用數據、圖表的形式表達,這一份放在如今都算“創意大膽”的政府工作報告,在5年前可謂全國“獨一份”。
自1999年進報社到現在,周賢輝就一直是個戰斗在幕后的夜班人,也見証著近20年的“時代潮汐”。每一個重大節點、歷史時刻,新華日報的版面都常常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呈現在報紙上最終一個版面,其背后一般還有好幾個版本的“備選”,傾注了編輯們非常多的心血。“最久的一次‘連軸轉’是連續22天大夜班,熬到凌晨6點也不稀奇。”他說,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一舉一動要對得起這一崗位。
與時俱進是新華日報人的職業追求。在不同歷史階段,新華日報不斷創新策劃,增強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吸引力。2014年11月17日至12月2日,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推出《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日本尋証》專欄報道,14篇圖文並茂的數萬字稿件,報網微全媒體平台同步推出,引起巨大社會反響,被史學界和新聞界稱贊為“具有國際視野和集中體現新聞專業主義的成功策劃,可謂國家公祭日系列報道的扛鼎之作”。
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周躍敏說自己有“三個一”:隻學過一個專業,新聞﹔隻從事過一個職業,記者﹔隻待過一個單位,新華日報社。從事新聞工作36年來,他獲得13個中國新聞獎,其中8件作品為獨立作品,並獲得“韜奮獎”。這背后,是從體育記者到黨報總編輯、社長的一步步腳踏實地的付出與努力。“新華日報這個高起點的平台,給了我們機會和通道。我們既要有崇高的個人目標,也要重視、珍惜平台和團隊的作用。”
“業務是立身之本。”周躍敏認為,作為媒體人,我們要辯証地看“獎杯”,既要有強烈的精品意識,也要牢記“功夫在詩外”,在自己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獲獎更多是“水到渠成”的事。
近年來,新華日報不斷創新重大主題報道,屢有斬獲。作為新華日報“掌門人”,周躍敏說,之前是“我寫故我在”,現在是“我幫故我在”,給年輕人出主意、謀思路,“通過創新,新華日報整體的新聞報道能力得到提升,採編隊伍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這比單純個人獲獎更有意義”。撰稿 顧星欣 王夢然 王 岩
編者按:近期,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成為輿論熱點。相比尚不熟悉互聯網的老人,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互聯網應用操作的老年網民同樣面臨網絡謠言、網絡詐騙、虛假廣告等陷阱,他們抵御風險的能力遠低於年輕網民。…
在現代社會數字化與智能化飛速發展的當下,老年人與互聯網之間的“數字鴻溝”已成為必須逾越的課題。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發《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